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五代。

第五代是2015年5月15日发布,6月1日正式实施。第五代图在第四代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基本地震动、多遇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四级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落实防震减灾法的要求,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适应国家对地震安全的新要求和社会对地震安全的新需求。主要成果为“两图两表一文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五代。

第四代图是2001年以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01发布,用于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为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提供依据主要成果为“两图一表一规定”。最核心的内容是采用地震动参数编图,直接给出工程设计所需的地震反应谱的关键参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五代。

第三代图是1990年由建设部和国家地震局联合颁布,并作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该区划图编制的核心是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地震活动特点加以改进,反应我国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特点,并吸收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以50年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作为编图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五代。

第二代图是1981年发布的,当时的名称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采用的抗震设防要求指标是“在未来一百年内,该地区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该图被国家建委和国家地震局批准作为国家建设部门规划、中小型工程的抗震设防时参考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五代。

第一代图是1957年编制的,当时名称是“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李善邦先生主编,发表于1957年《地球物理学报》,采用的抗震设防要求指标是工程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该图的编制原则:地震重现与构造类比;由于当时与建设部门沟通不够,该图没有被建设部门正式采纳。